光伏板下养羊记配资信息网配资
我们国家在西北那片荒凉的沙漠和戈壁滩上,建了个超大的光伏发电站。结果没想到啊,顺便还搞出个大牧场,不仅解决了当地的用电问题,还带动了牧业的发展。这是咋回事呢?
昔日荒滩今日光伏基地
塔拉滩就在咱们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是一片沙漠地带。它在青藏高原的东北边儿上,是共和盆地的一个重要部分。这片地方面积有440多万亩,换算成平方公里就是2900多平方公里。这里的海拔快到3000米了,一年到头下雨特别少,风沙还特别大,是个高寒又干旱的地方。以前这儿的荒漠化率高达98.5%,基本上连草都长不出来,成了青海甚至黄河上游一带沙尘最严重的地方之一,所以大家就管这儿叫“荒滩”。别说人了,连鸟儿都难得见到。
不过呢,虽然这里天天沙尘漫天,太阳倒是挺足的。一天平均能晒8个小时,一年下来能晒1800多个小时呢。这么好的光照条件,简直就是建光伏发电站的最佳地点啦。
青海塔拉滩:全球最大的光伏电站群
进入21世纪以后啊,全世界都在掀起一股新能源的热潮,咱们国家也跟着开始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啦。像水电、风电、光伏这些能源呢,都得到了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咱们的能源结构也在一点点优化,慢慢减少对石油、煤炭这些传统能源的依赖。到了2024年,咱们国家的清洁能源已经占到总能源消费的26%了,风电和光伏的装机总量更是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
塔拉滩这个地方呢,那里的太阳能资源特别丰富,就成为了咱们国家最早发展清洁能源的理想地点之一。所以呀,2012年的时候,咱们国家投了3个亿人民币,在塔拉滩建了个太阳能生态发电园。当时也是头一回尝试嘛,所以一开始规划的面积只有77.9平方公里。不过后来光伏项目越来越火,塔拉滩也跟着变得特别抢手。短短十年的时间,光伏电站的覆盖面积就已经达到了609平方公里,这可是相当于18个澳门那么大呀!从高空中往下看,一眼望过去有700万块光伏板,就像是一片蓝色的大海一样壮观。这个园区的装机容量高达1902.5万千瓦,一年能发超过100亿度电呢,现在已经是全球一次性投入最多、集中发电规模最大的光伏电站群了。
光伏电站下的“绿色烦恼”
虽然现在塔拉滩光伏产业园赚了不少钱,但当初建的时候可不容易。那边风沙太大了,沙子到处跑,根本没法把光伏板固定住。要大规模铺光伏板,最重要的就是治沙。所以建设团队想了很多办法,比如用草方格沙障、种树种草啥的,慢慢让这片沙漠长出了不少植被。
为了让撒下去的草籽活下来,他们还专门从36公里外的黄河引水来灌溉。顺便说一句,洗光伏板的水也流到地下去了,这水还能给植物浇水呢。结果特别好,因为西北这边昼夜温差大,那些光伏板就像个大罩子一样,把下面的环境都保护起来了。没想到啊,这光伏板下面居然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植被长得特别快,草丛面积越来越大。以前塔拉滩98.5%都是荒漠,现在变成80%的草原了,风速也降下来了,光伏板发电效率提高了不少。
不过,事情总有两面性。草丛越长越高,问题就来了。如果不处理,这些草就会挡住光伏板,影响发电,还可能引起火灾啥的。要是用化学药剂除草吧,又怕污染环境;要是让人手动割草呢,效率太低,也不是长久之计。这光伏产业园又遇到新麻烦了。
荒漠化治理的“塔拉实践”
后来就有人想出个主意,说咱们能不能用生物链的办法来解决问题?比如引进很多吃草的羊。这样既能解决草地长得太茂密的问题,又能发展畜牧业,搞点新产业。而且羊拉的粪便还能当肥料,回到土地里滋养小草,这就形成了一个发电、固沙、养羊的良性循环。所以啊,在园区里又盖起了32个光伏生态农场,养了超过两万只“光伏羊”。
在这过程中,大家一直在尝试、摸索,最后塔拉滩摸索出了“上面发电,中间养羊,下面治沙”的产业发展新模式,把产业和生态保护结合起来。
现在的塔拉滩早就不是十几年前那个荒无人烟的地方了配资信息网配资,它已经变成了高原上最亮堂的光伏大本营,这也算是中国人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的一种新文明吧。
扬帆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